原本只是要做金盞酪梨皂,結果呢,因為晚上冷,邊攪皂兒,忍不住又去翻出蜂蜜、安息香和澳洲紅礦泥來,把種種對保濕護膚有效益的「家私」都一樣一樣加進去。這心態大概跟肚子餓時的衝動購物差不多吧?一個恍神,料就越下越多啦。
未精製乳油木果脂
棕櫚油
原本只是要做金盞酪梨皂,結果呢,因為晚上冷,邊攪皂兒,忍不住又去翻出蜂蜜、安息香和澳洲紅礦泥來,把種種對保濕護膚有效益的「家私」都一樣一樣加進去。這心態大概跟肚子餓時的衝動購物差不多吧?一個恍神,料就越下越多啦。
8.20.2007製作。
九月初以來工作量陡增,每天都在兢兢業業維持體力的平衡,不敢造次。希望接下來適應這個工作量以後,會輕鬆一點。
含羞草開了許多粉紅色的球形小花,遠遠看去,數量龐大,相當可愛!
這株茂盛的含羞草,原本種在養櫻花樹的盆子裡;結果它後來居上,讓櫻樹漸漸落葉、搶不到養分,現在儼然已經是一盆之主了。雖然媽媽覺得沒了櫻樹相當可惜,不過,現下看著含羞草生機昂揚的模樣,自然界想必並無大樹或雜草的地位尊卑之分,不失為生命力一種美妙的展現啊。
配方:
橄欖油 300g
紅棕櫚油 205g(Carotino Premium)
乳油木果脂 200g
鏘鏘~如果說繽紛皂還不算大補帖的話,那,這塊就是了!這一月餘製皂時,總把少許皂液收集起來、層層積累的結果,就是這樣一塊玩心大於實用心的疊疊樂皂啦。
由上層開始,從「金盞花酪梨母乳皂」、「玫瑰紅礦泥母乳」、「左手香艾草」、「金盞花紫草皂」、「乳油木果蕺草」、「金縷梅酪梨」一直到「洋甘菊蜂蜜皂」。最下面一層,則是尚未寫出來的「奧勒岡紅棕櫚油皂」;皂液原色亮黃耀眼,不過成皂中我添加許多奧勒岡粉,色澤變化又有不同,寫出來以後,再放圖比較。
做這塊皂兒的過程,被加速 trace 給嚇死了!一度以為這塊皂會充滿氣泡或再製皂的凹凸質感,還好,成品比想像中平整一些...........
氣泡的分布大概如下:
三層分色,最上面是皂的底色;用了約 40% 的 extra 橄欖油,底色就透著淺淺的黃綠。
一起入鏡的,是媽媽新帶回家的睡蓮,還不怎麼綻開.......。
配方:
橄欖油 722g(其中500g為紫草根浸泡油)
椰子油 153g
蓖麻油 100g
米糠油 34g
NaOH 140g
工作上有很多事情都只能笑笑的,唉呀,沒事,事情往肚裡吞。也不見得是別人刻意心眼差,但明白曉得裝不了笨。想要每天都心情平和愉快地努力工作,艾草皂常常讓我覺得心情舒坦,可以不對抗,也不把痛埋著,就緩緩讓時間流過,等待清者自清,這哪有什麼好爭。
配方:
橄欖油 320g(艾草浸泡油)
椰子油 200g
照片裡山一樣多的食物,都是菜菜子給的~
琳琳只拿了幾塊皂兒去交換菜菜子的「手製有機醋」,但菜菜子還多送了許多生機食品呢!
從照片左到右,洋芋捲、酥脆棒、金針、
不曉得是少量紅棕櫚油的威力,還是母乳的影響?這塊皂兒一整個黃,飄散著百香果或芒果般的酸味兒。色澤較深的部分是混了金盞花粉,整顆色深的顆粒也是金盞花粉拌在其中的結果。